11月23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受邀在集賢樓312室為廣大師生帶來一場題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收獲”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歷史與社會學院教授李禹階主持,學院考古文博專業和歷史學專業的部分師生到場聆聽。
講座伊始,王先生從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民國古史辨運動對中華文明起源的科學研究、“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成果等方面介紹了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學術背景和重要意義。他表示,此次探源工程研究地域大、研究視野廣、時段長,利用新的考古方法和分析方法探索中國文明的起源與形成,突破了考古學的傳統研究要素。同時,隨著課題設置、學科聯系不斷增加,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形成了多學科聯合攻關的整體研究模式。他鼓勵青年學子發奮成才,積極參與到工程建設中,為探源中華文明做出貢獻。
在互動交流環節,同學們從中華文明原始宗教信仰、古城遺址、先民祭祀等方面向王先生誠懇求教,王先生一一耐心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