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蕭玲教授應邀做客我校,在凱撒報告廳作題為“科學是萬能的嗎——兼談科學與人文的結合”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洪教授主持。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研究生、教師及本科學生代表聆聽了講座。
蕭玲教授圍繞“科學不是萬能的”這一觀點闡述了科學與人文的結合問題。她提出,科學是一種文化,其主要功能是對自然界物質及物質現象運動進行研究,物質的實證研究使得科學成為一種物質生產力,實現對物的控制;另一方面,科學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觀念,實現對人的控制。她談到,科學和人文的結合即是兩種文化的結合。她以英國查理·斯諾、美國薩頓和比利時普利高津三人關于科學與人文的觀點為例,論述了科學和人文結合的重要性。她還闡述了科學文化的結構并指出,文化包括認識(文化知識)、方法(思維方式)和觀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 三個層次,而科學文化則相應地包括科學知識系統、科學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三部分。她通過東西方傳統科學的差異、科學與人文特點的比較,進一步地強調了科學并非是萬能的。蕭玲教授表示,培養創新型人才應該科學與人文兼顧,她希望同學們全面發展,兼備智商、情商與德商,追求求真、崇善、臻美的最高的哲學境界。
陳洪院長談到,科學與人文的結合讓人更有氣質、更有情懷、更有境界,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大家要努力做到科學與人文并重,博覽群書和人格塑造并舉,打牢理論基礎,掌握學習研究方法,做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