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由重慶市“兩江學者”、重慶英才·優秀科學家周曉風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戰大后方文學史料數據庫建設研究”推進會,在重慶市高新區大學城順利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慶等地高校、圖書館、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及項目組在渝成員共30余人參加。
開幕式上,重慶師范大學副校長孟小軍在致辭中回顧了重慶師范大學幾代學者四十年來持續進行抗戰文學研究的歷史,充分肯定了重大項目建設的顯著成效與首席專家的出色工作。重慶市社科聯規劃評獎辦一級調研員黃海也對項目的最終成功表達了殷切的期盼。開幕式由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李文平主持,書記曾凡瀏致歡迎辭。重慶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張希希、重慶師范大學科研處副處長姜土生出席。
會議圍繞“新文科與抗戰大后方文學史料數據庫建設研究”的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會議首先由項目首席專家周曉風教授匯報項目推進情況,項目組成員、重慶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團隊“抗戰大后方文化與文學研究”團隊帶頭人凌孟華教授匯報數據庫建設情況,項目合作方、北京世紀超星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產品經理劉人洋線上演示數據庫設計效果。隨后,三場專家主題報告舉行。南京大學吳俊教授,四川大學李怡教授、陳思廣教授,西南大學王本朝教授,南京大學馬俊山教授,華東師范大學陳子善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張全之教授,重慶師范大學靳明全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姜濤博士;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周勇教授,重慶地方史研究會副會長黃曉東,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專業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李波;國家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重慶圖書館、西南大學圖書館;以及重慶師范大學楊華麗教授、楊姿教授、王昌忠教授等,圍繞“新文科”“抗戰大后方文學史料”“數據庫建設”等話題,展開熱烈的研討與互動,并為項目后期工作的開展與完善,提出寶貴的建設性意見。
會議的成功舉辦不僅是積極響應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準確把握新文科背景下文學史料數據庫建設的走向,還有助于加強國內各高校、圖書館以及人文社科學者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戰大后方文學史料數據庫建設研究”的相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