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歷史與社會學院“歷史·考古名家講壇”系列講座在集賢樓312教室舉行。講座以“聚焦三星堆 探索蜀文明”為主題,主講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第七屆學位委員會考古學科評議組組長、三星堆遺址發掘考古專家咨詢組組長王巍教授。本次講座由我校原副校長、三峽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禹階教授主持。李禹階教授介紹了王巍教授的研究經歷,并代表學院向王巍教授對我校考古、歷史學科的關心和幫助表達感謝。
講座伊始,王巍教授根據多年的考古學研究經驗和學術積累,對本次講座的主題進行了深刻詮釋,帶領同學們探尋古蜀文明的獨特魅力。王巍教授以震驚世界的三星堆1、2號坑的發現為切入點,講述了三星堆遺址歷次發掘經過。他提到,學界對三星堆遺址的性質持有“祭祀坑說”、“器物坑說”等不同看法。新世紀后,國家將三星堆遺址列入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這一重要的考古研究項目,拓展了中華文明的時間跨度,印證諸多古蜀地的傳說,王璧、立人、金箔、人像至今仍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據王巍教授介紹,在考古發掘過程中,相關部門注重文物發掘和保護同步,做到了保護理念與發掘技術的創新。
在王巍教授的講解下,同學們對三星堆文明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最后,王巍教授對講座的要點進行了總結,呼吁同學們對考古發掘成果保持關注,并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悉心解答。
